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的后半生》:“积极老龄化”的影视化呈现

2025-05-06 15:49110两砚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讲述的故事围绕退休教授沈卓然一家展开,通过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情感表现和轻喜剧风格,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别样的生活画卷。该剧更凭借对老年婚恋题材的深度挖掘、贴近现实的剧情设定,引发人们对代际责任、社会养老乃至生命本质的叩问,为观众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空间。

沈卓然在妻子病逝后发生了4段相亲故事:与护士长连亦怜因房产登记的分歧而尴尬结束,与天文学教授聂娟娟因女方重病而无奈告别,与原工会主席吕原因文化差异难以产生共鸣,与化妆师乐水珊因情感需求错位而彼此放弃。这是一段有爱有痛有笑有尬的老年生活经历,在一次次情感碰撞中,沈卓然逐渐意识到晚年幸福绝不是简单地找个搭伙的人,更需要彼此理解与尊重,自己必须坦然面对内心的恐慌,珍惜当下的生活。剧中老年合唱团的活动以民歌《好一朵茉莉花》贯穿始终,聂娟娟对合唱进行文学指导,将《牡丹亭》念白“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宋人张耒的诗句“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等融入歌中,呼应老年人对春光易逝的感受和对美好爱情的回忆,又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延伸到“不来人间,怎知人间值得”,启发剧中人和观众在人生后半场仍然要积极面对岁月馈赠,传达了深厚的生命智慧。

当下,人们因人类寿命整体延长享受着“长寿红利”,然而老年人的身体衰老和社会角色转换、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的矛盾、代际观念的碰撞等,都是老人们必须面对的社会议题。沈卓然的失偶之悲以及与聂娟娟、丁院长等共同经历的病痛与失望、无奈与迷茫,勾勒出人类晚年共同的生存困境。沈卓然从最初因寂寞、孤独寻求陪伴,转变为更理性地看待感情,调整生活态度。他和聂娟娟、苟炳强等“新老人”的故事表明,对终将衰老的每一个人而言,衰老不是退场,而是精神突围的契机。

王蒙原著《奇葩奇葩处处哀》自带的荒诞因子,通过与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再度创作升华带来的崇高意味相碰撞,凸显老年群体的精神力量与生命意义。剧中的老龄人物主动追寻自我价值,重构老年形象,是对“积极老龄化”的影视化呈现。

这部剧的制片人黄澜曾经凭借《我的前半生》掀起都市女性成长话题的热烈讨论。此次《我的后半生》的镜头对准中老年群体,将罗子君等在前半生对人的独立成长的价值追寻,延续到沈卓然、聂娟娟、苟炳强等的后半生之中。罗子君破茧成蝶,走出婚姻的围城,沈卓然老之将至,坦然“向死而生”。前后两个“半生”连接起来,有力地说明: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自我成长都是一门必修课。(刘淑欣)

收藏 0
打赏 0
首部整形医美国产剧《以美之名》热播
这是一部在开播前很轻易会被打上满身问号的电视剧。话题太敏感、观念有争议、行业良莠不齐等,每一重现实问题都抬高了创作的门槛。好在,有“破冰者”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拉直了问号。《以美之名》由李少飞执导,姚晨、贾静雯等主演,正在优酷热播,同步上星东方、北京、浙江三家卫视。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作品版权保护剧、重点扶持项目,该剧开内地先河,首次将镜头对准整形医美行业,以女性成长与博弈为主线,勾勒出一个行业的缩影。

0评论2025-04-1130

《北上》:谱写运河儿女的青春华章
当镜头对准蜿蜒千里、流淌千载的大运河时,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和情感密码便被自动激活——这是电视剧《北上》带给观众最为真切、质朴和温暖的观剧体验。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小说,有着扎实的剧作基础和浓厚的文学底蕴。

0评论2025-03-2728

电视剧《北上》——用青春故事解码运河史诗
近日,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原著小说以运河经济带百年兴衰为脉络,书写了三代人的命运沉浮,文字气势磅礴、意蕴深厚。而改编后的电视剧《北上》,则从运河沿岸一群少年成长的视角切入,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核。

0评论2025-03-1822

电视剧《爱你》热播 张凌赫:为新剧学中医
电视剧《爱你》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男主角张凌赫在剧中出演中医,剧中要把脉、针灸,张口就是各种中医理论,这对张凌赫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说:“为此我学了一个月的中医知识!”《爱你》讲述了中医何苏叶与酒店经理沈惜凡在一次次看诊和生活中不期而遇,暗生情愫的故事。

0评论2025-03-0820

《真心英雄》展政法英模风采
电视剧《真心英雄》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热播。这部政法题材的开年大剧由张丰毅、佟丽娅、闫妮、何冰、江珊、谭凯、余男、董勇等主演,剧集以真实案件为原型,。

0评论2025-0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