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关于出具虚假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2025-08-27 00:55300两砚网央视新闻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了《关于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实践中存在少数机构受利益驱使,伪造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或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严重损害行业公正性和公信力,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在执法实践中,对于如何准确界定和判定出具虚假报告“情节严重”的情形,存在标准不统一、尺度把握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法律执行的严肃性、有效性和公平性。为进一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统一和规范监管执法,强化严重违法机构退出机制,确保过罚相当、形成有效震慑,有必要制定本《意见》。

《意见》综合考虑了影响程度、危害后果和各地实际工作基础,明确了出具虚假报告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明确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法律法规、规章及总局规范性文件已有“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适用其规定;无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意见》。

《意见》列举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五种情形:

1.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年内因出具虚假报告受过1次行政处罚又再次出具虚假报告;

3.出具虚假报告10份以上,或者在儿童用品、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建筑保温材料、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产品等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公共安全的重点领域出具虚假报告2份以上;

4.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影响或者引发严重社会影响;

5.其他依法依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符合上述情节严重情形的检验检测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对在食品检验、医疗器械检验等特定领域出具虚假报告的机构,一经查实,无论情节轻重,均应依法撤销、吊销或取消其检验检测资质、资格或证书,并在处以罚款时适用从重处罚原则。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需“情节严重”方取消检验资格的领域出具虚假报告,符合本《意见》所列情节严重情形的,应认定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并依法撤销、吊销或取消其检验检测资质、资格或证书,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收藏 0
打赏 0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记者9月2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已在上海正式运营,并推出三大业务平台——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探索运用法定数字货币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中存在的痛点;

0评论2025-09-2614

电影新力量打开中国电影发展新空间
在中国电影百年历程的深厚积淀之上,一批八零九零后导演正以崭新的创作姿态,推动一场深刻的光影探索。他们以技术为笔,以文化为墨,尝试创新电影形态,拉近电影与社会、时代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0评论2025-09-2415

如何推进“十五五”科技强国建设?科技部回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18日)下午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就未来五年我国如何建设科技强国的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阴和俊介绍,距离2035年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未来五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

0评论2025-09-2021

未按规定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一人工智能公司被罚
公安网安部门在“护网—2025”专项工作中发现,某主营业务为对外提供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基础数据(算料)的科技有限公司,在处理人脸等生物识别类敏感个人信息前,未按《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属地公安机关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对该公司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

0评论2025-09-1621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发布
9月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以下简称《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以下简称《框架》)于2024年9月发布,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0评论2025-09-1622

粉丝追星围堵高铁站,公共安全不容儿戏
“不要挤”“不要掉下去了!”近日,一条“某高铁出站口乱成一锅粥”的视频冲上热搜,演员刘某某在高铁站遭遇大量“私生饭”围堵,有人在跟随拍照中摔倒。本是交通枢纽的高铁站台,却被一些粉丝追星搅成一锅粥,这样的闹剧实在荒诞,也将饭圈乱象再次推上舆论风口。

0评论2025-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