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丽娅母子首次同台献唱
这次晚会规模很大,佟丽娅一直以来都是演技在线、形象良好的演员。她和儿子的出现本应是温馨的画面,但评论区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人称她是“虎妈”,有人感叹“基因强大”,还有人直接说这孩子一看就不是普通小孩。这让我思考,普通小孩的标准是什么?是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还是像母亲一样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娱乐圈里,很多孩子从小就出现在镜头前,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拍摄,长大后参加各种亲子节目,小小年纪的人生轨迹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有些孩子适应得很好,现在也成了明星。但有多少孩子是因为真正的热爱,而不是因为父母的意愿或所谓的“星途”呢?
佟丽娅母子首次同台献唱 星二代的舞台初体验
佟丽娅带儿子亮相,并不一定是为了功利,毕竟孩子大了,接触新鲜事物也是正常的。但这种方式是否可以更谨慎一些?孩子还在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一个如此大的舞台,对他来说是兴奋还是压力,谁又能说得准?他现在可能觉得好玩,但这种“玩”的背后,他真的明白其中的意义吗?
几年前也有个明星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了网红,天天拍视频,最后因学业问题和精神状态引发了不少讨论。当时大家批评父母太早把孩子推向市场,剥夺了孩子的童年。现在轮到佟丽娅,为什么声音变了呢?是选择性记忆,还是真的觉得这次不一样?
那些被过度曝光的孩子,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成长烦恼都成了大众消费品。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们的人生已经不完全是自己的了。这份“星光”到底是助力,还是一种无形的枷锁?
我不是说佟丽娅做错了什么,只是在想,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是让他早早地站在聚光灯下收获掌声和赞美,还是让他拥有一个相对简单、可以自己做主的人生?孩子长大了会有自己选择的道路,这条路也许充满荆棘,也许平淡无奇,但那应该是他自己探索出来的,而不是被父母规划好的“星辰大海”。
这孩子身上能看到什么“不普通”?是因为他妈妈是佟丽娅,还是因为他遗传了某种“天赋”?这种“天赋”是舞台上的才艺,还是在复杂的娱乐圈生存的能力?如果仅仅是“不普通”就值得被过度关注,那么我们是不是忽略了每一个普通的孩子,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和成长?
看到这些新闻时,我心里总会觉得有点堵。不是对明星,也不是对孩子,而是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目光”。孩子的成长真的需要这么多人的“指点”和“期待”吗?父母的心意是好的,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的标准真的是“最闪耀”吗?
这件事情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对“成功”和“成长”的定义。我们是不是太容易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太容易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而忽略了那些更本质的东西?
当这个孩子多年以后看到今天的视频,他会怎么想?他会感谢妈妈的栽培,还是会觉得自己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属于自己的部分?我希望无论他将来走哪条路,都能找回那份简单和纯粹。
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每天都在刷手机,看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候会觉得,我们是不是太习惯于评价别人了?看到明星带孩子亮相,就觉得这是“好”或者“不好”。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考量。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这孩子说不定真的很有天赋,以后会成为一个很棒的艺术家。也说不定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只是想和妈妈一起参加个活动。无论哪种情况,他的未来都应该由他自己去书写,而不是被我们这些隔着屏幕的观众提前“盖章”定论。
当大家都在惊叹“儿子绝非普通小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他是个普通小孩,是不是就没人关注了?这种评价体系真的健康吗?
我还是觉得,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童年,让他自己去发现世界,去感受生活,去犯错,去学习,去长大,这本身就是最“不普通”的礼物。这份礼物比任何掌声和赞美都来得珍贵。
所以,下次再看到这样的画面,或许我们可以少点惊叹,多点思考。孩子的人生终究是他们自己的。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默默祝福,然后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这才是最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