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宇事件女方发声:分手次年结婚】
大导儿子陈飞宇翻车了。
他本人被曝出了私照,虽说可能是正常恋爱关系,但是随后女方被扒出是他的站姐,而且女方疑似已婚,所以这件事情的性质直接变了。

陈飞宇事件女方发声:分手次年结婚
陈飞宇也被质疑私联女粉作风有问题,很快引爆了热搜,本人更是面对大批粉丝脱饭,直接掉粉近 10 万。
甚至有老粉脱饭回踩,直言不奇怪,因为早知情早跑了。
在等待了半天时间后,陈飞宇工作室的声明姗姗来迟。
工作室声明直接承认了照片就是陈飞宇本人,但属于是个人隐私,照片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大众对陈飞宇的非议,造成了名誉损害,还引发了谣言,所以做出了几点声明。

陈飞宇事件女方发声:分手次年结婚
一、陈飞宇与胡女士交往期间双方均系单身。
二、照片不仅涉及陈飞宇隐私,也涉及到照片中胡女士的隐私。恳请网友立刻停止传播相关信息。
三、公司和工作室正告相关主体即刻删除针对陈飞宇先生的相关争议言论。
最后声明中称,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个人名誉亦受法律保护。个别主体以他人隐私作为吸引眼球的工具之行为,应当予以抵制。
这份声明显得非常简单直接,没有过度的态度强硬,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不买账。
这份声明里提到的胡女士,就是照片中陈飞宇身边的女子,她名叫 " 胡蝶 ",网名亦琳,是一位小网红,风波曝光后,她也被扒出已婚有老公,照片曝光还被指是她老公提供给狗仔。而陈飞宇声明中直接否认了介入别人婚姻,但是没有否认私联。
随后,女方也火速发声,跟陈飞宇的内容几乎一致,表示两人恋爱期间是单身,没有出轨和劈腿之说。女方还特别提到了一点,她已经与陈飞宇先生和平分手,且分手后于次年结婚。跟网传去年 5 月结婚也不谋而合。最后女方公司表示,将针对谣言取证保留法律追究权。
从双方发声来看,就是商量好了一起回应。不过一些事实也被自证了,比如陈飞宇私联女粉,女方承认结婚,还有一些时间线上的问题也没有交代清楚,所以这份回应,只能说就这样了。
其实艺人工作室发声已经有些慢了,错过了黄金公关时间,导致负面舆情发酵,而一般艺人形象受损,直接就是商业价值暴跌,所以最快有反应的,当然是品牌方。
先是有某酸奶品牌将陈飞宇的微博转权限,接着还有品牌发出通知,撤掉陈飞宇的相关物料,并安排了客服回复话术,做好了艺人翻车后续的准备。
还有陈飞宇的父母也没有逃过被争议,甚至有网友直接指责陈凯歌跟陈红,两人过往那些旧事也再次被热议,网友直言爸爸妈妈就没有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陈飞宇这样也不意外。
除了这些,陈飞宇的不少待播作品可能也将遭受波及,尤其是不少网友关注的《皓衣行》,可能再次面临无法播出局面,更重要的是,根据博主爆料,原本不出意外可能 3 月底四月份初上,但现在也成了未知数。
如今这份声明一出,能不能挽回陈飞宇的形象已经不好说了。还是奉劝各位明星,能够了洁身自好吧。
多家药企研发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 专家:不建议自测
近期,南方个别地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也引发对病毒快速检测的关注。部分药企相继宣布研发了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但厂商和专家都表示,目前并没有可以用于个人自测的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通过专业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可以避免出现“假阴性”延误治疗。
0评论2025-08-1523
鲍鱼迎来丰收季!如何最新鲜?经常说的“几头鲍”是什么意思?
福建是我国南方鲍鱼的主产区,这段时间,在福建宁德的霞浦县,一万多吨鲍鱼迎来丰收季,渔民们每天都在海上抢收鲍鱼,新鲜的鲍鱼被第一时间运往市场和加工厂,海上牧场一片繁忙。霞浦县北壁乡地处东冲半岛末端,是霞浦县鲍鱼的主要养殖区,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海面泛起粼粼波光,渔民们驾驶着渔船在海面上穿梭。
0评论2025-08-0826
这种看似健康的饮料,可能损害血管还让你发胖!
近几年,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不少人认为它们比普通甜饮料更健康,也有人觉得,功能饮料喝多了可能引发焦虑失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功能饮料的事。喝功能饮料能提神抗疲劳?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虽然时常熬夜不利于健康,但功能饮料“营养丰富”可以在熬夜的时候来一瓶,提神醒脑,还能抗疲劳。但,真的
0评论2025-07-2927
哪些家庭可以领育儿补贴?怎么领?热点问题解读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六大热点问答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瑞丰、李恒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28日公布。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
0评论2025-07-2925
育儿补贴“含金量”有多高?能否减轻育儿负担?
生孩子,国家发补贴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
0评论2025-07-2923
大暑时节“伏天晒背” 专家:这三类人不适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3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大暑是一年当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节气。今年大暑正值初伏,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要注意防暑降温,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养护脾胃,特别是户外工作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
0评论2025-07-2431
开空调最好别低于这个温度 医生说了什么内容?
近日,医生发出健康提醒,建议民众合理调整室内空调温度,开空调时最好将温度设定不低于26℃。医生解释称,若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人长期处于冷风环境中工作生活,易引发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发热咳嗽、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症状,这些均为“空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0评论2025-0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