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蛇年首场寒潮来袭,申城进入“速冻”模式。面对严寒天气的挑战,上海中心城区各社区集结力量、细化措施,各种暖心举措,帮助社区居民安度寒潮天气。
助餐点、社区食堂“热气腾腾”
2月7日,室外气温虽冷,但中心城区各个社区助餐点、社区食堂依旧“热气腾腾”。
“阿姨,快来,拿杯热茶,暖暖手。这是我们社区食堂特制的健康养生茶,这里有枸杞、桂圆、红枣,免费提供给大家。您慢点喝,小心烫嘴。”7日傍晚,彭三社区食堂里,服务人员热情招呼走进来就餐的老年居民。82岁的董阿婆接过养生茶:“这茶水甜甜的,真好喝,感觉人一下就暖和了!”
82岁的董阿婆接过养生茶
彭浦新村街道38个党群服务站、6家社区食堂、5个雷锋公益亭、30多个新心驿站,从2月7日起“应开尽开”,为社区老年人、外卖小哥、街区工作人员等提供温暖舒适的休闲空间。
在临汾路街道的阳曲路760弄助餐点,工作人员提前开启空调设备,确保场所温暖,入口设置热水供应点,方便老人饮用热水取暖。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采取了送餐上门的服务,让老人直接吃上“热乎饭”。
住在阳曲路760弄10号楼的张老伯,今年85岁,本想着天气太冷,去助餐点不方便,自己在家“凑合”一顿午餐。谁知,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今天中午12点捧着热乎乎的盒饭,敲开了他的家门。
居委街道开启“防冻保暖值班制度”
在临汾路街道,收到防寒防冻通知,20个居委会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社区云”、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发布防寒防冻预防提示,提高居民对严寒天气的防范意识,提醒大家做好准备。
岭南路270弄居民区“三驾马车”检查水管
在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129弄5号楼,83岁的纯老家庭陈阿婆家下水道堵塞、返水。居委会干部了解情况后,担心天冷导致返水结冰,马上通知物业骨干工作人员、“静安工匠”哈兵赶到老人家进行下水道疏通。哈兵做好工作后,还仔细检查了老人家的水箱、水管,嘱咐老人注意保暖,如有需求可随时联系他。
哈兵仔细检查了老人家的水箱、水管
岭南路100弄居委干部带领“三驾马车”以及志愿者团队的骨干成员,对小区内140多位纯老、独居老人进行了逐一走访,提醒他们注意御寒保暖。
彭浦新村街道33个居委会启动了“防冻保暖值班制度”:物业服务企业调配人手增加维修人员配备,24小时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做好妥善处置冻管、爆管等突发事件的准备;居委干部对独居老人、大病家庭、困难居民家庭和高龄纯老家庭做好关心关爱和人文关怀。6日晚上起,街道“多格合一”联合巡查队对辖区内可能有流浪人员露宿的点位,开展地毯式巡查,发现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2月6日起,五里桥街道城建中心督促各小区物业开展自查,增加寒夜巡查频次,对消防栓、裸露水管外露阀门、水表等进行包裹,对公共走廊窗户,小区积水部位开展重点排查。寒潮期间,街道将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工作制度”,确保值守人员及时到岗到位,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响应处置。
帮助沿街小店解决难题
寒潮天气下,街面上小店铺的安全也是社区关注的重点。
在临汾路街道敬业街区,有汽修店店主表示,由于自己节后刚开业,一些防寒物资储备不足,希望街区能给予一些帮助。街区党支部立即联系了街道管理办,为他们提供储备的工业盐、沙袋,这让商户倍感贴心。
还有部分商户春节返乡还未开始营业,街区党支部书记及时与“路段长”沟通,如发现相邻商户存在安全隐患或需要帮助可联系街区。
得知寒潮来袭,街区党支部第一时间在商户群内发布安全提醒。今天,工作人员带上小喇叭在街区范围内巡视,不仅对商户进行必要的迎接寒潮提醒,对他们提出的需求,党支部也记在心间并积极提供帮助。
敬业街区内有6家汽修店、1家生鲜店,严寒天气易积水结冰。今天上午,街区党支部重点走访了这些商户,提醒他们检查水管、水龙头等用水设施,夜间或气温较低时需关闭室外水龙头,排空水管内积水,以防水管冻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