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2月18日,《上海市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蓝皮书(2024年)》发布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专题研讨会召开。上海市教委 供图
2024年全市幼儿园幼儿在园户外活动时长较2023年增加了15%,在园幼儿肥胖和视力异常率等有所降低。
2月18日,《上海市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蓝皮书(2024年)》(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为了保障幼儿在园户外2小时活动时间和质量,上海探索建设数字场景,常态跟踪幼儿在园户外活动情况,鼓励幼儿园将户外活动时长与幼儿体检数据联动分析。
在当日召开的蓝皮书发布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专题研讨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还联合公布了上海儿童早期发展水平的调查情况。
调查报告发布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指出,抽样调查显示,去年上海学龄前儿童每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日均时长为99分钟,园外的身体活动时长则不足,活动时长和中高强度活动时长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比例较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指南,学龄前儿童每天参与体力活动的时间至少为180分钟,其中至少有60分钟为中高强度活动。而国内相关指南的建议是,学龄前儿童每天24小时内的累计身体活动至少达到18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日户外活动应不少于120分钟。
上海学龄前儿童周末身体活动时长为121.2分钟,活动时间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比例为25%;中高强度活动时长为56.2分钟,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比例为38.1%。工作日学龄前儿童园外身体活动时间为51.5分钟,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比例为17.1%;中高强度活动时间仅为19.2分钟,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的比例为33.2%。“这一数据与标准要求的180分钟和60分钟还有不小的差距。”江帆表示。
对此,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提升幼儿的活动时间,上海正在积极探索“破题”方法。如,为了保障幼儿在园户外2小时活动时间和质量,上海正在探索建设数字场景,常态跟踪幼儿在园户外活动情况,鼓励幼儿园将户外活动时长与幼儿体检数据联动分析。下一步,市教委将进一步推进相关举措,保证幼儿的在园和园外活动时间。
此外,根据《蓝皮书》数据,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已占在园幼儿总数的84.3%,较2023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4.1%,较2023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全市幼儿园班额达标率由去年的97%提升至现在的98.3%;专任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比例提高到99.3%。各项关键指标已接近、达成甚至突破了原定目标值。
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积极落实“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共新增5155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位,新增9034个社区托育托额,社区托育“宝宝屋”覆盖率接近100%,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市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蓝皮书(2024年)》是上海市教委牵头,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研究院、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第二次联合发布的蓝皮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为蓝皮书发布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