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子韬经纪团队大换血背后
伦雨乔与黄子韬的合作始于2012年,彼时黄子韬刚从韩国EXO组合回国发展,伦雨乔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助其打通音乐、综艺、影视等多领域资源,一度成为业内公认的“黄金搭档”。然而,2023年底,双方关系急转直下。据龙韬娱乐声明,伦雨乔及商务负责人被曝“利用信息差谋取私利”“管理失职导致艺人形象受损”,最终于2024年2月被解除职务。此后,伦雨乔陆续退出龙韬娱乐、海南恒星上弦等关联公司,至2025年9月,其名下的最后一家黄子韬控股公司偶办文化亦完成“去伦化”。
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矛盾源于战略分歧与利益分配失衡。黄子韬追求多元化扩张,而伦雨乔更倾向保守运营;此外,黄子韬父亲去世后(2020年),其个人对事业的掌控欲增强,双方信任逐渐瓦解。一位娱乐经纪从业者分析:“明星与经纪人本质是利益共同体,但当一方试图打破原有利益链时,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尽管经纪人团队集体退出,黄子韬对核心公司的控制力并未削弱。以北京龙韬娱乐为例,黄子韬通过海南永恒星龙文化发展集团间接持股67%,仍为实际控制人。类似地,偶办文化母公司海南恒星上弦由黄子韬持股99%,此次仅调整管理层,股权结构纹丝未动。这种“去人事化、留资本链”的操作,反映出明星商业版图的典型特征——以股权绑定资源,淡化个人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黄子韬近期在朵薇卫生巾品牌的股权调整中,亦采取类似策略:将杭州龙悦谦公司51%股权转至母亲王晓菊名下,但通过多层持股仍掌握实际控制权。律师指出,此类架构既能规避个人风险,又可保留品牌运营主导权。
黄子韬的团队变动,折射出娱乐圈明星商业模式的转型。早期,明星依赖经纪团队处理事务性工作;而随着资本化进程加速,明星更倾向于通过控股公司、交叉持股等方式深度参与商业运作。黄子韬虽减持部分公司股权,但通过千芝雅等战略合作方强化供应链控制,并成立金华朵薇等新公司扩大产能;在伦雨乔离职后,黄子韬加速布局影视投资,2025年新增《长相思2》等影视项目。这种转型背后,是明星对“个人IP资产化”的追求。正如黄子韬在直播中所言:“我赌上了所有做朵薇,它已超出艺人热爱的范畴。”
当前,黄子韬的商业版图已形成“娱乐+消费”双轮驱动格局:龙韬娱乐聚焦艺人经纪与影视投资;朵薇卫生巾、宏领供应链等尝试实体产业渗透。此次管理层调整,或是其进一步剥离经纪事务、专注资本运作的信号。若能通过专业化团队降低运营风险,同时维持IP影响力,黄子韬或能开辟明星商业化的新路径。
从“共患难”到“分道镳”,黄子韬与伦雨乔的十年合作落幕,既是个人关系的转折,也是明星商业生态进化的缩影。当资本游戏规则取代传统艺人工具化生存,如何平衡控制权与专业化,将成为明星团队永恒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