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鼓楼瓦片脱落原因】5月19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鼓楼发生屋顶瓦片大面积脱落事件,引发公众关注。据凤阳县文旅局20日通报,此次事故距离上一次维修仅过去一年多。
专家分析鼓楼瓦片脱落原因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023年7月发布的《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招标文件》显示,维修内容包括更换损毁檐板、屋椽及脱落瓦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凤阳鼓楼的楼宇部分为1995年复建,而其台基则属于明代建筑。2024年3月完成的维修工程,却在一年后出现瓦片脱落现象。
福建理工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姚洪峰表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不少文保单位出现了复建需求。但复建需符合相关法规,例如凤阳鼓楼的上层楼宇修复需经省级文物局批准,并有明确的历史依据。
此外,专家指出,本次瓦片脱落可能与屋面坡度过陡有关。姚洪峰提供的《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设计方案》显示,复建鼓楼的平均坡度接近40度,远高于传统古建的标准,这可能导致瓦片滑落风险增加。
同时,建筑安全专家张世园表示,仿古建筑的瓦片铺设方式(如干铺法和湿铺法)也会影响其稳定性。如果施工质量不过关或材料选择不当,容易导致瓦片松动脱落。目前,凤阳县已成立调查组,邀请相关专家对事件进行核查,并要求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配合调查。 此外,记者注意到,类似鼓楼复建的情况在全国多地均有出现。然而,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若已毁坏,原则上不得在原址重建,除非经过严格审批。凤阳鼓楼的复建曾因未获省文物局批准,存在违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当前一些复建项目更多是出于旅游开发目的,而非纯粹的文物保护行为。
综合自红星新闻、映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