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院行》:用青春脚步丈量文明厚度【两砚网】

《少年书院行》:用青春脚步丈量文明厚度

   2025-07-10 11:00:32 光明日报两砚网14
核心提示:在文化类节目不断探索年轻化、可视化、沉浸式表达的新语境中,由湖南卫视与芒果TV联合推出的《少年书院行》以鲜活的少年视角与行走式的叙事模式,开辟出一条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节目让十几岁的少年走进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历史名院,借助AI复原、沉浸体验与空间对谈等形式,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搭建起文化桥梁,使“书院”从静态背景转变成流动的文化现场。

在文化类节目不断探索年轻化、可视化、沉浸式表达的新语境中,由湖南卫视与芒果TV联合推出的《少年书院行》以鲜活的少年视角与行走式的叙事模式,开辟出一条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节目让十几岁的少年走进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历史名院,借助AI复原、沉浸体验与空间对谈等形式,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搭建起文化桥梁,使“书院”从静态背景转变成流动的文化现场。

《少年书院行》邀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等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团,与少年们共同探访书院。不同于传统“专家讲述、学生聆听”的单向模式,节目营造平等互动、共建共享的交流氛围。少年与专家在行走的空间体验中展开思想碰撞,不仅使“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书院逐渐显影为可探寻、可激活的“文化地图”。

为了让少年更具体地理解书院文化,节目精心设置多种互动环节。在岳麓书院,有的少年站在“实事求是”匾额下引用《汉书》原文,讲解“实事求是”一词的出处与演变,展现出对典籍的熟稔理解;有的少年则运用AI技术复原“赫曦台赏日”的历史场景,借助光影变化呈现朱张讲学的氛围细节;有的少年从张唐藏匾护文的故事谈起,引申出文化保护与精神传承的问题。节目通过讲读、推演与再现等方式,使少年在具体场景中与传统文化建立起情感与认知上的深度连接,以具有现实温度的文化表达诠释书院的精神价值。

《少年书院行》在AI技术运用上没有止步于历史场景的视觉还原层面,还介入思想表达过程,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学术对话。在岳麓书院的讲述中,节目以AI技术再现南宋理学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朱张会讲”场景。观众通过少年的视角“步入”讲堂,目睹朱熹与张栻这两位理学巨擘的思想交锋。AI不仅复原了人物形象与服饰风格,更通过学习古籍文献与人物言论,模拟其言谈方式,呈现出既具历史厚度又贴近真实的学术辩论。借由这种沉浸式体验,朱熹不再是史书里的抽象名字,而成为拥有情感温度与学术锋芒的真实人物,促使青少年在跨越时空的“面对面”交流中体悟其开放胸襟与“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

当然,节目亦存在可以继续深化的空间。个别环节中少年团的表达略显剧本化,人物的真实个性未能得到充分释放;对部分书院精神的核心内涵仍流于概念呈现,特别是对理学思想的解读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但这些瑕疵并不能掩盖节目的创新价值。它提示我们:如何在“叙事效率”与“精神厚度”之间实现平衡,正成为下一阶段文化节目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少年书院行》完成了一次从“知识输出”向“文化感知”的表达跃迁。它通过共鸣唤起理解,通过体验激发认同,在讲述中建立链接,在行走中实现转译。这种以青少年为起点、以文化记忆为路径、以文明延续为目标的创新实践,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焕发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朱玲,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两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两砚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liangyankj.com/news/247868.html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两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wfmyw@qq.com